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本標準規(guī)定了管道燃氣居民用戶安全檢查作業(yè)的操作內容及隱患處置要求。
1.2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管道燃氣居民用戶安全檢查,其它管道燃氣用戶的安全檢查參照執(zhí)行。
本標準不適用于應用戶特殊要求提供的系統(tǒng)氣密性試驗檢測服務。
2 編制依據
《城鎮(zhèn)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guī)程》
3 檢查原則
3.1 居民用戶安全檢查指對居民用戶燃氣設施(燃氣管道、入戶球閥、燃氣流量表和旋塞閥)及用氣情況進行檢查。
3.2 安全檢查采用外觀判斷、燃氣泄漏檢測儀或檢漏液(皂液)檢測的方法。
3.3 對居民用戶燃氣設施和安全用氣情況每十二個月至少檢查一次,并做好記錄。
4 檢查準備
4.1 安全檢查管理人員應制定年度安全檢查計劃,確保用戶的檢查周期符合要求。
4.2 對小區(qū)進行安全檢查前應提前與小區(qū)物業(yè)管理單位聯(lián)系,填寫《安全檢查聯(lián)系作業(yè)單》,確定檢查時間。
4.3實施安全檢查應提前在居民小區(qū)或居民樓的顯著位置張貼《安全檢查通知》。
4.3 安全檢查人員應配備必要的工具和作業(yè)單據。
5 安全檢查作業(yè)內容
5.1 用戶共用管道及設施檢查
5.1.1 使用可燃氣體測漏儀或檢漏液檢查用戶共用管道是否漏氣;
5.1.2 用戶共用管道是否穩(wěn)固,是否有適當的管卡;
5.1.3 在共用燃氣管道及設施上是否有搭接電線、鐵絲網、繩索等附著物或涂改、遮蓋警示標志等行為;
5.1.4 是否存在裝修、裝飾等活動占用公共空間,圈占共用燃氣管道,導致管道維護不便;
5.1.5 是否存在裝修、裝飾等活動占用公共空間,圈占共用燃氣管道閥門等設施,導致抄表、維護、檢修和搶險通道不暢通;
5.1.6 是否存在裝修、裝飾等活動導致共用燃氣管道及設施被違章暗設或暗埋;
5.1.7 是否存在私自改動或破壞共用燃氣管道及設施的行為;
5.1.8 用戶共用管道銹蝕狀況(含穿墻管);
5.1.9 箱體是否銹蝕。
5.2 用戶自用管道及設施檢查
5.2.1 燃氣管道是否暗埋、改裝或者拆除;
5.2.2 燃氣管道是否嚴重銹蝕;
5.2.3 燃氣管道末端是否封堵;
5.2.4 燃氣鋼瓶是否連接到燃氣管道上;
5.2.5 燃氣管道系統(tǒng)是否漏氣;
5.2.6 是否使用非專用燃氣閥門、旋塞;
5.2.7 使用軟管是否合格;
5.2.8 燃具安裝是否符合要求;
5.2.9 燃具是否漏氣;
5.2.10 是否自行增加了用氣設施;
5.2.11 用氣場所是否通風順暢。
5.3 檢查完畢時,對以上檢查內容作好相關記錄,填寫在用戶安全檢查工作單內。如果存在安全隱患,按照“6安全檢查作業(yè)現(xiàn)場處置”要求進行作業(yè)。
5.4 告知用戶基本安全用氣知識,如使用燃氣時,不得離人;保持室內通風;當懷疑有燃氣泄漏時,開窗通風、撲滅火源、禁開關電器,并于室外安全處撥打搶修服務電話等。
5.5 向用戶發(fā)放安全用氣“溫馨提示”等小貼士。
5.6 檢查完畢后,應在戶內燃氣表或燃具上貼上“已安檢”標示,檢查人員應在標示上簽署姓名和檢查日期,存在隱患的還應填寫隱患通知單編號。
6 安全檢查作業(yè)現(xiàn)場處置
6.1 安檢人員現(xiàn)場按照《管道燃氣居民用戶安全檢查技術標準》對燃氣設施安全用氣現(xiàn)狀進行檢查并作相應處置。
6.2 用戶共用管道及設施檢查作業(yè)現(xiàn)場處置
6.2.1 共用管道漏氣的,立即關閉最近的上游控制閥門,請物業(yè)管理單位協(xié)助做好通風、必要時疏散相關人員和警戒工作,并立即轉搶修人員處理。
6.2.2 共用管道不穩(wěn)固,轉維修人員處理。
6.2.3 在共用燃氣管道及設施上有搭接電線、鐵絲網、繩索等附著物或涂改、遮蓋警示標志等行為,向責任人發(fā)隱患告知書,并通報物業(yè)管理單位。
6.2.4 存在裝修、裝飾等活動占用公共空間,圈占共用燃氣管道,導致管道維護不便,向責任人發(fā)隱患告知書,并通報物業(yè)管理單位。
6.2.5 存在裝修、裝飾等活動占用公共空間,圈占共用燃氣管道閥門等設施,導致維護、檢修和搶險通道不暢通,向責任人發(fā)隱患告知書,并通報物業(yè)管理單位,上報政府部門。
6.2.6 存在裝修、裝飾等活動導致共用燃氣管道及設施被違章暗設或暗埋,向責任人或物業(yè)管理單位發(fā)隱患告知書,并上報政府部門。
6.2.7 存在私自改動或破壞燃氣管道及設施,向責任人及物業(yè)管理單位發(fā)隱患告知書,并上報政府部門。
6.2.8 共用管道輕微銹蝕,記錄;共用管道中度銹蝕,記錄并列入維護計劃;共用管道嚴重銹蝕,轉維修人員處理。
6.2.9 箱體附件缺損,記錄,轉維修人員處理;箱體主體輕微銹蝕,記錄;箱體主體中度銹蝕,記錄并列入維修計劃;箱體主體嚴重銹蝕,記錄并列入更換計劃。
6.3 用戶自管道及設施檢查作業(yè)現(xiàn)場處置
6.3.1 在入戶進行安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如下嚴重隱患時,應立即關閉隱患點供氣閥門且加貼封條,簽發(fā)《管道燃氣隱患告知書》,告知居民用戶停止用氣。
1) 燃氣管道末端未封堵;
2) 燃氣鋼瓶連接到燃氣管道上;
3) 燃氣管道系統(tǒng)漏氣;
4) 燃具漏氣。
6.3.2 在入戶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如下隱患,簽發(fā)《管道燃氣隱患告知書》,建議其盡快整改。并告知用戶,涉及燃具的隱患用戶應自行委托廠家或維修企業(yè)處理,涉及燃氣設施的應委托具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1)燃氣管道暗埋、自行改裝或者拆除;
2)燃氣管道嚴重銹蝕;
3)使用非專用燃氣閥門、旋塞;
4)使用軟管不合格;
5)燃具安裝不符合要求;
6)自行增加了用氣設施;
7)用氣場所通風不順暢。
7 門鎖戶處理
7.1 用戶不在家或用戶拒絕檢查導致無法實施安全檢查的用戶,稱為門鎖戶。
7.2 對于門鎖戶,應當采取在居民小區(qū)或居民樓的顯著位置張貼通告方式進行告知,也可采取在氣費通知單上注明的方式告知用戶,以方便用戶預約安檢。
7.3 用戶來電預約安檢,應及時與用戶聯(lián)系,確定再次上門安全檢查的時間。
7.4 對于預約上門安檢用戶仍不在家而導致無法實施安全檢查的用戶,安全檢查人員應留下《上門服務聯(lián)絡單》。
8 拒簽的處理
8.1居民用戶拒絕簽收燃氣管道隱患告知書的,燃氣安全檢查人員應當在燃氣管道隱患告知書和管道燃氣客戶安全檢查記錄上注明情況,并將燃氣管道隱患告知書留置現(xiàn)場送達用戶。
8.2 檢查結束后及時上報,由單位通過氣費通知單注明的形式再次告知用戶。
9 安全檢查資料管理
9.1 安全檢查應有記錄,記錄包括:管道燃氣安全檢查聯(lián)系單、管道燃氣居民用戶安全檢查作業(yè)單、隱患告知書存根聯(lián)、上門服務聯(lián)絡單存根、通告、拒簽記錄等。
9.2 在安全檢查結束后一個月內,應將安全檢查記錄進行匯總歸檔。
9.3 用戶氣費通知單電子版進行存檔備份。
9.4 安全檢查記錄保存期限為三年,電子文檔保存期限為五年。
10 相關附件及記錄
10.1 《燃氣管道居民用戶安全檢查作業(yè)內容分類處置表》
10.2 《管道燃氣安全檢查聯(lián)系單》
10.3 《安全檢查通知》
10.4 《管道燃氣居民用戶安全檢查作業(yè)單》
10.5 《管道燃氣居民用戶安檢情況通告》
10.6 《用戶共用管道及設施安全隱患告知書》
10.7 《用戶自用燃氣管道及設施安全隱患告知書》
10.8 《管道燃氣上門服務聯(lián)絡單(安檢)》
10.9 “已安檢”標識
10.10 管道燃氣禁用封條
10.11 “溫馨提示”
您可以選擇一種方式贊助本站
支付寶轉賬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